便攜重金屬檢測儀因體積小、易攜帶,廣泛應用于戶外重金屬現場檢測,但其性能易受冬季低溫、干燥、溫差變化等環境因素影響。為保障冬季檢測精度與設備安全,需針對性規范使用流程與儲存方式,構建適配冬季環境的運維體系。 一、冬季使用核心注意事項 冬季使用需重點解決低溫對試劑活性、儀器電路及檢測操作的影響,確保檢測過程穩定可控。 (一)使用前環境適配與設備預熱 冬季戶外溫度較低(常低于 10℃),需提前進行環境適配:將儀器從室外帶入室內后,不要立即開機,需在檢測環境中靜置 30 分鐘以上,待儀器內部溫度與環境溫度一致,避免溫差導致電路元件結露或光學部件起霧,影響檢測精度;若在戶外低溫環境(低于 0℃)直接使用,需開啟儀器預熱功能(若具備),或用保溫套包裹儀器主體,維持內部溫度在 15-25℃(試劑反應適宜溫度),防止低溫導致試劑反應速率減慢或檢測電路信號漂移。同時,提前檢查電池性能 —— 冬季低溫會降低鋰電池容量,需確保電池充滿電,攜帶備用電池并做好保溫(如放入保暖袋),避免檢測過程中因電量不足突然關機。 (二)試劑管理與操作規范 冬季試劑活性易受低溫影響,使用前需特殊處理:將試劑從儲存環境取出后,在檢測環境中放置 20-30 分鐘,待試劑溫度回升至室溫,避免低溫導致試劑結晶、分層或活性下降;若試劑出現結晶,需按說明書要求緩慢升溫溶解(如置于室溫下自然溶解,不可直接加熱),溶解后充分混勻,確保試劑濃度均勻。檢測操作中,需加快試劑添加與反應過程的銜接速度,減少試劑在低溫環境中的暴露時間;若試劑反應需恒溫條件(如 30℃反應 10 分鐘),需使用儀器自帶的恒溫模塊,或用便攜式恒溫箱維持反應溫度,避免低溫延長反應時間或導致反應不完全,影響顯色效果與檢測結果。此外,采樣時需注意水樣溫度,若水樣溫度過低,可先將水樣置于保溫容器中回升至接近室溫,再進行檢測,防止水樣溫度過低干擾試劑反應。 (三)檢測后設備清潔與防護 冬季空氣干燥,易產生靜電,檢測后需做好設備清潔與防靜電防護:用干凈的無塵布蘸取少量去離子水,擦拭儀器檢測池、試劑添加口等部位,去除殘留試劑與水樣,避免低溫導致殘留液體結冰,損壞部件;清潔后用干燥的無塵布擦干儀器表面,防止水分殘留引發電路故障。若在雨雪天氣使用,需為儀器加裝防水防護罩,避免雨水、雪水滲入儀器內部;使用完畢后及時將儀器放入專用收納箱,收納箱內可放置少量干燥劑(如硅膠干燥劑),吸收箱內潮氣,防止儀器受潮。 二、冬季儲存關鍵要求 冬季儲存需營造穩定的溫濕度環境,保護儀器部件與試劑活性,避免低溫、干燥或潮濕造成設備損壞。 (一)儲存環境控制 選擇室內干燥、通風、溫度穩定的儲存位置,避免靠近窗戶(防止低溫與雨雪侵襲)、暖氣或空調出風口(避免溫度驟升驟降);儲存溫度需控制在 5-20℃,濕度控制在 40%-60%,可使用溫濕度計實時監測,若環境濕度過高,需在儲存區域放置除濕機或干燥劑;若環境溫度低于 5℃,需為儀器配備恒溫儲存柜,防止低溫導致電路元件老化、試劑結晶或電池性能衰減。 (二)儀器部件儲存保護 儲存前需對儀器進行全面檢查:清理檢測池、管路內殘留的試劑與水樣,確保無液體殘留;檢查光學部件(如比色皿、光源窗口)是否清潔,若有污漬需用無水乙醇擦拭干凈;拆除電池,將電池單獨存放于干燥、常溫環境中(不可與金屬物品混放),每月補充充電一次,防止電池虧電損壞。儀器需放入專用收納箱,收納箱內鋪墊軟質緩沖材料(如泡沫墊),避免儀器在儲存過程中因震動導致部件松動;若長期不使用(超過 1 個月),需每月開機運行 30 分鐘,檢查儀器各項功能是否正常,防止電路元件因長期閑置受潮或性能退化。 (三)試劑儲存管理 試劑需按說明書要求分類儲存:固體試劑需密封保存,防止冬季干燥導致試劑吸潮結塊;液體試劑需檢查密封狀態,避免因溫度變化導致試劑揮發或容器破裂;對低溫敏感的試劑(如部分顯色劑),需單獨放入恒溫冰箱(5-10℃)儲存,不可冷凍。儲存試劑時需遠離熱源與陽光直射,不同批次、不同類型的試劑分開存放,標注試劑名稱、批次與有效期;每月檢查試劑狀態,若發現試劑變色、渾濁、結晶(不可溶解)或超過有效期,需及時更換,避免影響后續檢測。 通過規范冬季使用流程與儲存方式,可有效降低低溫、干燥等環境因素對便攜重金屬檢測儀的影響,保障儀器檢測精度與使用壽命,確保冬季戶外重金屬檢測工作順利開展。
|